2025年7月18日,《纺织学报》第二届青年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十届编辑委员会2025年工作会议在江苏无锡召开。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伏广伟,《纺织学报》编委会主任俞建勇院士、副主任孙以泽院士,以及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100余位编委、青年编委出席会议。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总工程师、《纺织学报》主编刘军主持会议。
伏广伟在致辞中指出,自“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提出以来,中国期刊的含金量和影响力开始提升,优先将高水平论文发表在国内期刊已逐渐深入人心。组建青年编委会旨在吸纳青年学者参与期刊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学术质量。希望青年人坚守科研求真的底色,恪守学术道德底线。要求编辑人员精益求精、严把论文质量关,为科技工作者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交流平台。
会上公布了《纺织学报》第二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名单,并举行聘书颁发仪式。经过广泛征集、个人申报、精心遴选,98名青年人才进入第二届青年编委会。青年编委在各细分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纺织学报》的宝贵学术支撑。未来,双方将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学报发展。俞建勇院士、孙以泽院士和伏广伟理事长为到会的青年编委颁发了聘书。
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纺织学报》副主编张洪玲向与会委员汇报了《纺织学报》的基本现状、近年工作、面临挑战及未来规划。希望凝聚编委、青年编委及编辑部力量,将《纺织学报》建设成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一流学术期刊。未来,学报将深化编委会效能、加速数字化转型,坚守服务纺织科技创新的核心使命,持续强化学科引领力。
近年来,《纺织学报》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敢于直面与一流期刊的差距,努力探寻提升和发展的方向。在自由讨论环节,第十届编委会的所有参会编委以及青年编委代表围绕加强选题组稿、加快出版进度、优化栏目设置、提升期刊影响力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建言献策。
孙以泽院士指出:提升学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强化内容建设,要重点关注纺织基础科学问题,同时紧密追踪现代纺织科技前沿,如组织一些关于纺织力学、纺织结构复合材料等内容的专栏刊登,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发挥对纺织产业发展的学术引领作用。
俞建勇院士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说,非常欣慰看到青年编委队伍的壮大。在全体编委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纺织学报》已成为纺织领域科技刊物的风向标,连续入选卓越期刊项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充分表明《纺织学报》扎根于纺织科技领域,在促进学术交流上发挥了作用。未来如何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尤其是国际影响力,还要在一些关键性议题上破局。
《纺织学报》的发展要充分强化学术性。主要从3个方面体现其学术价值:首先,要关注基础规律性研究、关键技术突破、追踪前沿技术,对纺织科学学科的推动发挥作用;选择论文要掌握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方向,能从工程问题中提炼基础科学问题,围绕纺织产业发展中关键性、前沿性问题能提出原创性方向或方法,保证学术质量;坚守学术道德是底线、学术诚信是根本的原则。其次,要解决《纺织学报》提升性问题。发力点主要在:内容上既要坚持以纺织为根本,保持特色,也要拓展智能、数字、AI、低碳等新兴交叉领域内容;人才是根本,要抓住高水平的研究团队;注重多种形式的传播和宣传。第三,是解决国际影响力问题。这也是我们一直探索,但还处于瓶颈期的问题。纺织产业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在世界的领先产业之一,期望编委会同仁,尤其是青年编委,共同努力,使《纺织学报》不断向上攀登,共同将其建设成与我国纺织产业地位相匹配的具有强大学术引领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卓越期刊。